饮食常识Manual

构建营养导向型食物供给体系

2024-03-30 22:48:4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粮食安全观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演进,拓展了传统粮食安全观中的“粮食”外延,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从强调数量安全到强调数量、质量、营养并重。目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速度放缓,但仍存在膳食多样性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营养过剩和慢性疾病高发等问题。践行大食物观的重点是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尤其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食品加工,调整食物供给体系,引导居民形成营养导向型食物消费习惯。

  近十年以来,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速度放缓,膳食结构已经基本稳定,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膳食模式。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膳食模式的典型特征表现为:谷物、食用油、肉类和蔬菜的供能比较高,水产品、奶类和糖类的供能比偏低。近年来,前四类食物的供能比一直保持在85%以上。种类集中度过高导致我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明显不足,营养素摄入严重不均衡,导致各种食源性疾病高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将近一半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均衡且普遍存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问题。其中,锌、维生素C、维生素A、钙摄入量不达标的人群占比分别高达50%、70%、80%和90%以上。膳食不均衡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导致超重肥胖问题突出,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持续增加。

  我国食物供给侧的营养不足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已经从“能量消费”跨入“营养消费”的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量过剩和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21世纪初,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不平衡日益凸显。小麦、稻米产量充足,但专用小麦和优质稻米供给不足。大豆需求量持续扩张,供需缺口持续加大。杂粮杂豆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质量好、有品牌、受青睐的产品供给不足。

  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并不意味着膳食质量也会持续提升,而是会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研究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质量变化趋势的拐点出现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附近。在拐点到来以前,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促进居民健康;在拐点到来以后,食物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则逐渐背离了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2.9万元,意味着我国居民的膳食质量整体上已经步入下行通道。

  为了适应居民食物消费目标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我国积极推进食物生产、加工和物流体系的转型升级。但是,一些农产品营养型技术不足和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损失严重。一方面,在初级农产品的主栽品种和主要生产模式中,我国营养型技术成果的供给不足,食品营养强化、营养保持的加工与烹饪技术严重缺乏,导致个性化、功能型食品生产的发展受到制约。

  另一方面,过于追求食物风味和口感又导致农产品过度加工问题同样突出。目前我国稻谷出米率和小麦出粉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2%和81%分别降至64%和75%。随着加工精度不断提高,许多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功能活性成分以及膳食纤维大量损失;同时由于农产品梯次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加工业质量效益提升。

构建营养导向型食物供给体系

  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健全农业产业链和食物营养价值链,重点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食品加工。加快农产品营养标准建设,指导动植物育种、种植养殖技术创新,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挖掘平台上积累的各类数据,以进一步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催生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价值。提倡适度加工、精准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推进营养导向型食品加工体系建设。针对过度追求风味口感导致营养损失过多的突出问题,坚持“营养健康优先、兼顾美味口感”的指导思想,推动适度加工、精准加工与柔性制造。

  构建营养导向型的食物供给体系,破解粮肉菜集中度过高的难题,更加重视保障牛奶、水果、粗粮供应。在食物生产方面,注重作物多样性食物营养基础,在保障主粮研发优势的前提下,加强对水果、蔬菜、鱼、奶、坚果、豆类等营养健康食物的研发。加大对牛奶、水果和粗粮等农产品的生产支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种植技术培训和农业机械设备支持,鼓励农民增加奶牛养殖数量以及果树和粗粮作物的种植规模。制定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投资牛奶、水果和粗粮生产,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农民参与这些领域的生产经营。加强对牛奶、水果和粗粮生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支持,培育高产优质的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控措施。优化农产品的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和冷链设施建设,确保牛奶、水果和粗粮等农产品能够及时、安全地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减少损耗和质量损害。

  培养居民形成营养导向型的食物消费习惯。政府要大力推进食物营养与健康知识普及,尤其是膳食指南知识推广,通过组织健康饮食活动、举办厨艺培训课程和提供食谱分享等途径,鼓励社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饮食的推广。建立健康食品消费的信息平台,提供有关食物营养价值、食谱和菜单规划的信息,同时,完善营养标签标识体系。另外,还应加强对学校饮食教育的支持和监管,确保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午餐和零食选项。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