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常识Manual

淄博观察|供应链绿色数智发展示范基地获双认证;审批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2024-03-03 22:26: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本报淄博讯 在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供应链绿色数智发展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装卸机器人、复合式输送机器人、智能盘点机器人来回穿梭,有序高效地出库冬季电网保供物资。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仓配企业家年会上,该示范基地同时获得一级(三星)绿色仓库和星级(五星)仓库双认证,系山东省电力系统内首家。

  电力仓储绿色低碳转型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落地的具体实践。其中,“绿色仓库标识”认证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牵头实施,主要从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6个方面进行评定,其中一级(三星)为国内绿色仓储领域最高等级资质,与住建部“绿色建筑标识”等建筑认证具有同等效力。

  “星级仓库”则是由中国仓库与配送协会专家根据国家标准,从仓库规模、设施设备、信息智能化程度、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把不同等级的仓库划分为一星到五星,共计五个等级,“五星”为最高等级。

  该示范基地于2020年10月启动建设,历时一年正式投运,总占地面积98.6亩,包含检储配一体化基地、授权采购中心、供应链运营中心、营销计量专业仓等功能区域。其中,检储配一体化基地分为库房区、室外堆放区、集散配送区三个功能区。主要库房区又分为仓储区和质检区。示范基地充分运用“大云物移智”技术,整合仓储资源和检测装备,具有数字员工集群作业、洛书大脑智能控制、“零碳”园区智慧管理和绿色包装循环利用等典型特征,实现物资业务全要素数字化、全流程自动化和全场景无人化。

  示范基地坚持绿色数智发展,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降低碳排放,采用可循环、易回收的绿色包装材料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通过标准化、节能化、智能化作业设备打造绿色作业流程,部署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推动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智能转型升级。

  目前,仓储区配备的主要数字员工有各类装卸机器人、复合式输送机器人、拆码垛机器人、无序拣选机器人、拆袋拆箱机器人、智能盘点机器人等。同时仓库内实现了ERP、WMS、WCS系统的贯通,并辅以物资三维成像系统,实现入库物资的三维建模,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还配置了首台可移动多功能检测接线机器人、首台全自动混凝土电杆检测机器人,采用多种集成化自动检测仪器。

  下一步,示范基地将持续更新迭代,升级为融机器人自动操作、高级分析、智能管理为一体的超自动化基地,锻造为国网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一张亮眼的数智名片。

  本报淄博讯 “本来我们想先办个种猪父母代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暂时用着,没想到在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农业畜牧专家的现场指导帮助下,直接办成了更高一级的种猪一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一步到位,更利于业务发展。”近日,新希望六和(淄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配江高兴地说。

  “我们与农业部门合作,协助养殖企业实行‘公司+农户+合作社’运营模式,采用统一提供猪苗、饲料、疫苗、兽药、技术服务和收购生猪‘六统一’模式,发展建设100个生猪养殖小区,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增收。”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农业事务科科长杨兴华说,淄博市推行“种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物联网”“企业+农户+合作社+智能数字化圈舍”标准化养殖、销售模式,高效服务高青黑牛和沂蒙黑山羊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拓展养殖产业链,种养、运产销一体化服务,促进淄博特色养殖品牌强农富民。

  淄博市行政审批部门已协助相关企业建立纽澜地“牧光互补”黑牛养殖基地、澳航黑牛养殖示范牧场等8处规模养殖园区,发展肉牛养殖场400多处、养殖户5000多户,辐射带动周边两万余户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

  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动管理信息化,提升屠宰行业市场竞争,拓展盈利新出口。“感谢审批和畜牧部门为我们颁发了新的生猪定点屠宰证书,让我们屠宰厂的猪肉卖得更远。”山东海达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于新芳说,企业收入成倍增加。

  杨兴华介绍,在发现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三证”个别信息记录不一致问题会影响屠宰厂猪肉跨省市销售和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情况后,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提出审批、监管、执法“三位一体”联合保障模式,联合农业畜牧、农业执法等部门对全市17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证书信息进行规范和变更,运用“山东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完成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数据采集,通过扫描猪牛羊肉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实现肉产品的产地、厂家、出厂时间等信息一体化可追溯,保证了肉质的安全和肉产品可溯源,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下一步,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改革,聚焦审批服务“三农”,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新探索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打造审批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淄博样板。

  本报淄博讯 随着春节的临近,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在淄博市临淄区,边河黑猪、搭岭年糕等特色农产品迎来了产销旺季。

  “玉米占80%,再加上豆粕、麸皮,这是边河黑猪冬天的饲料。”2月1日8点,临淄庆昌养猪合作社负责人田庆昌将调配好的饲料推到猪圈,200余头边河黑猪迎来了第一餐。吃饱喝足,田庆昌便将它们驱赶到田地里,让它们在阳光的沐浴下肆意撒野。

  田庆昌养殖的边河黑猪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其养殖周期长,抗病能力强,养殖过程中放养居多、耐粗饲料,所以口感肥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进入腊月后,订单不断,除了周边客户,其他省市的客户也不断增多饮食健康小知识简短。“已订出去40多头了,光济南的客户就订了20头。”田庆昌说着,不禁嘴角上扬。

  去年,田庆昌一改往年大规模养殖的形式,将养殖模式改成订单销售,“规模缩小了,养殖更精细了,既规避了大规模养殖带来的风险,更保证了黑猪品质,实现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双赢局面。”

  忙碌的还有金山镇搭岭年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张香菊。2月2日,天刚蒙蒙亮,位于临淄区金山镇搭岭村的山东香菊糕业食品有限公司就传来切年糕面剂子的“哒哒”声,工作人员围坐在无菌无尘车间,将面剂子抓在手里,再放上红枣,随着手指的转动,一个窝窝头状的黍米年糕就做好了。等年糕摆满蒸盘,上锅一蒸,年糕特有的香甜味便扑鼻而来。

  搭岭年糕起源于1899年,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作为临淄区海拔最高的村,搭岭村四面环山,环境、气候十分适宜种植黍米。优质的黍米搭配红枣和山泉水,再用山上的槲树叶做箅子,蒸出来的年糕色泽黄,口感香甜,筋道十足。

  65岁张香菊自接过祖辈的衣钵后,便想着如何将搭岭年糕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去年一年,她便完成了3件大事:打造无菌无尘车间;为解决年糕无添加不便于存放的问题,建起了冷库;成功申请了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年的发展,搭岭年糕已名扬全国。

  “去年半个月就卖了近4万斤。”张香菊说,有了去年的好口碑,目前已有来自济南、上海等地的上千斤订单,再加上电商平台的销售,车间已进入“忙年”状态。

  由于搭岭年糕是纯手工制作,订单越多,需要的人手也就越多,从日常的十人增加到近五十人,这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岗位,“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个月能挣3000元,中午还管饭,日子过得很美。”52岁的搭岭村村民刘红高兴地说。

  在传承黍米和糯米年糕制作技艺的同时,张香菊也在不断创新,“今年还新增了地瓜年糕、炸制好的年糕片以及糗糕等新品,今年销量肯定比去年还要好。”张香菊信心满满。

  本报沂源讯 2月3日晚,位于沂源县燕崖镇的牛郎织女景区里灯火阑珊,“十二生肖”“中国梦”“牛郎织女”“九尾狐”等一组组栩栩如生的花灯吸引了大批游客。“今年的活动真丰富,搬个马扎在家门口就能听戏赏灯,还有免费送春联的,年味越来越浓了。”燕崖镇牛郎村村民郝秀亮笑着说。

  1月19日,“相逢在沂源 ‘沂’起过大年”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启动。花灯节作为重点活动之一,立足于沂源传统文化和景区爱情文化,打造了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的“流光溢彩 浪漫爱情”文化板块;以儿童卡通为主题的“欢乐童真 趣味童年”板块;以宣扬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主题的“华夏文明 爱国情怀”板块等。另外,民俗表演、玩偶装扮、汉服游园、诗词大会、假面舞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和群众奉上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1月19日(农历腊月初九)到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期间,春联书画下乡、迎春赛诗会、拔河比赛、新春灯会、百姓春晚、采摘节等50多项活动将在全县开展。”沂源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明法介绍了2024年迎新春系列活动内容。

  各村也结合实际开展年味浓、接地气的乡村文旅节活动。传统古村落鲁村镇楼子村举办了以“弘扬传统文化,共享民间盛世”为主题的乡村文旅节,锣鼓喧天、铿锵有力,舞龙队朝气蓬勃、动作灵动,现场喝彩声不断。

  村民们看完节目,就来到民生综合体里的长者食堂,“餐前十分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进行。“最近多地发生了好几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咱在家点炉子取暖的时候可得多加注意……”锦绣张庄党建共同体工作人员杨震就冬天如何在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细细讲解。

  临近春节,南鲁山镇三岔黄河年货大集也十分热闹,除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记者还看到,南鲁山卫生院三岔分院的医务志愿者为群众现场测量血压,围绕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解答群众提出的健康问题,并宣传春节健康饮食小知识。理论宣讲志愿者们则以现场宣讲、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新政策,引导群众过一个文明健康年。

  “我们将以乡村文旅节启动为契机,不断挖掘民间传统优秀文化,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历史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推动全域文旅农商融合发展。”沂源县副县长赵强说。

  本报高青讯 高青县木李镇育苗农技人员高春,有着20多年的育苗经验。1月31日,刚吃过早饭,高春便来到木李镇东宫村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农户们讲解无土蔬菜苗栽培的注意事项。

  “当西红柿苗长出四叶一芯的时候,最适合种植。如果定植过早,西红柿苗的花芽分化形成不好,会影响西红柿的产量。健壮的西红柿苗根系发达,像蜘蛛网一样,特别白,能把整个基质包住,你再抖动,营养土也不会掉落。”高春一边拿着一棵待栽培的西红柿苗,一边细致讲解。

  时下正值冬季大棚种植的关键时期,高青县农技人员抢抓时令,活跃在田间地头,做好农技指导工作。

  好的苗子如何健康成长,取决于后期的技术管理。在木李镇乾旺村,农技人员范学江每天穿梭在村里的20多个大棚内,为种植户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当前正值吊蔓西瓜授粉期,他总结的西瓜授粉技术帮助种植户少走了不少弯路。

  目前,木李镇组建了5支农技服务队共有20余名农技服务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农技培训会、新型农业技术推介会、“三下乡”等活动,进行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教授,助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落地。

  高青县通过农民培训,将农技指导服务工作有效衔接,为农户提供新技术、新经验,把科技知识宣传应用到田间地头,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芦湖街道寨子村新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农户李新村在组织采摘西红柿,以供应春节市场。

  前不久,种了一辈子地的李新村获得副高级农艺师的农民职称。这位57岁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一跃变成了职业农民,但他并不知足。“除了熊蜂授粉、灯光诱杀害虫这些绿色种植技术,今年我打算利用棚里微型气象站,实现智能种植数字管理。”李新村说。

  如今,在李新村的示范园里,每株西红柿创造利润300元,每株西瓜创造利润200元,就连在大棚间隙种植的牛奶玉米每根也能卖到30元。

  2023年,高青县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人数306人、高素质农民专项培训850人,冬春农民大培训600余人,同时开展“师傅带徒”等特色培训,接茬培养扎根在泥土里的“田秀才”。

淄博观察|供应链绿色数智发展示范基地获双认证;审批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图1)

  淄博玉黛湖花灯艺术节流光溢彩,各地游客慕名前来赏灯。为保障花灯安全可靠供电,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提前制订工作方案,加强线路设备巡视,为花灯艺术节保电护航。图为供电人员现场巡查用电设施。

  本报淄博讯 1月30日,淄博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淄博市第五批数字农业农村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案例分别是:卓创资讯,打造具有公信力和国家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标杆;淄博数字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桓台起凤,数字引领乡村治理,“云上起凤”助力农村现代化进程;张氏禽业,数字赋能让蛋鸡养殖更智慧;农投逸品,数字赋能、品质提升,打造现代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天天优鲜,智慧农业基地探索现代化农业的未来之路;康浪河面业,数字化改造粮食加工,数智治理高效发展;高青高城镇,“数字大脑”领航乡村治理新样板;金维康牧业,“立体养猪”数字化赋能畜牧业发展新样板;鲁担保鲜,博山猕猴桃数字仓储,助力产业乡村振兴。

  本报淄博讯 2月2日,《淄博历史文化故事》《齐文化历史故事》《齐长城历史文化故事》出版座谈会暨捐赠仪式举行。三本历史文化故事书由淄博市和山东理工大学的相关专家学者编撰完成,围绕淄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特色展开,主要记述了历史故事、文化遗址、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充分展现了淄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故事性、可读性、趣味性。

  下一步,淄博市将以历史文化故事丛书的编纂出版为契机,推动文化“两创”工作,进一步提升淄博历史文化故事的传播力、影响力。

  本报淄博讯 “这真是帮了大忙,我们可以安心扩大生产了。”日前,淄博鑫蚨园置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拿着淄博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刚刚为企业核发的地役权不动产登记证明激动地说。这也是淄博市核发的首张地役权不动产登记证明。

  今年以来,淄博经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着力点,通过“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免费邮寄证书”等便民利企措施,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持续落实省、市、区各项助企暖企政策措施,办好民生实事,丰富服务内容,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本报淄博讯 为广泛团结凝聚各领域青年群体,2月1日,共青团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淄博市青年联合会联合举行“青暖华夏·年在一起”联心交流活动,30余位留学生、留学归国青年齐聚淄博高新区银泰城社区,体验中国春节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中,除了开展“青联思享汇”座谈交流外,留学生、留学归国青年还现场学习了非遗剪纸、书法艺术等,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中外青年的友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下一步,淄博将持续开展联谊、联心、联情、联智系列中外青年交流活动,让各族各界青年成为淄博城市发展“合伙人”,为淄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淄博讯 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信息透明度,加大预算绩效目标公开力度,日前,淄博市博山区财政局向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提交《2024年度区级预算项目、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结果报告》,选取5个部门整体绩效目标、10项运转类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进行汇报,同步向社会公开,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就业、民生等公共服务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多个重点领域。

  下一步,博山区将继续围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严把事前评估,加强目标编制,落实绩效运行监控,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夯实结果运用,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各部门继续将绩效目标、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评价等绩效信息全方位公开,并借助人大、审计等部门和全社会的监督力量,构建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本报淄博讯 近日,淄博市淄川区松龄路街道投资10万余元,利用小区闲置土地打造一处便民市场,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巩固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提升成果,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项目伊始,街道按照“谁使用资金,谁落实目标”的原则,编制了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建立项目绩效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街道内控等制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反馈整改,严把财政资金支出关口。

  下一步,松龄路街道将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和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指导作用和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进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众满意度。

搜索